别想着《精灵宝可梦GO》了,你抄不起的!
得IP者真的能得天下?近几年,国内对于IP这个词已经炒的热火。随着手游泛滥,换个皮还能活段时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自《精灵宝可梦GO》这款游戏发布以来,玩家们展现出了空前的游戏热情,任天堂的股价也开始暴涨。看来,经典IP游戏依旧非常吸引玩家。但是,《精灵宝可梦GO》成功的原因是IP吗? 看看鹅厂诸位策划们怎么看吧!
回答者:kown
pokenmon go不仅仅是IP的问题。它的牛逼在于它实现了其最本真的玩法:在世界各地抓宝宝!这是它的最终形态。从GB开始,大家都幻想着有一天能那么玩。现在技术进步了,能实现了,任天堂就第一个做到了。
如果仅用IP的思路,特别是国内IP的思路,那还不就是动作卡牌之类的套路,新游戏引擎的套路,更好看画面的套路,更多充值送礼的套路。因为这些套路被确认是能赚钱的。
任天堂的gba,wii,pokemon go等,都是追求实现游戏本身的突破。在突破之后,它不再追求资本优势下的深化。比如ps和xbox的体感出来后,任天堂就不去纠结怎么把体感做得更牛逼了。pokemon go之后,肯定有画面更好,LBS更快的游戏出现。但是任天堂也不会去和那些后来者纠结。它会把注意力转向下一个压根没人做的方向。
任天堂就是游戏业的职业先锋。如果没有了先锋开辟新领域,那其它很多游戏公司也就找不到方向了。所以先锋更受人尊重。
回答者:adol
IP只是节省了一部分的原创内容推广成本,拉来了一些IP原著的粉丝市场而已。指望IP可以carry游戏拯救世界就是幻想了,核心还是看游戏的内容玩家是否买账。IP产品沉沙折戟的也不少啊!
光看哪些成功的产品自然觉得IP功不可没了。
个人觉得,这是个伪命题。
回答者:queen
《走你宝可梦》(误)的成功是游戏IP大众化的典范。
这个AR玩法,说实话就是这家公司另一个AR游戏ingress的pokemon版。虽然ingress也算是在全球红极一时,但是基于现实地理位置的玩法毕竟门槛也算高,ingress再红也只能拔小众游戏的头筹。
大家都知道强IP的驱动力不可小觑 ,但《精灵宝可梦GO》能火成这样,我认为其本源是这个IP具有强大的大众影响力,加上AR、VR之类的新颖玩法也在这个时代的风口浪尖,成功驱动了全球用户的参与。
好的游戏IP,当然离不开好的故事、角色、世界观等核心元素,也离不开过硬的游戏品质来聚拢首波核心用户。做游戏的这一点上,任天堂出品游戏性绝对有保证。
pokemon的游戏红蓝绿宝石钻石珍珠出了一代又一代,通过游戏滚了一代又一代游戏玩家的用户。但这个游戏IP大众化的临门一脚,却是动画化。通过大众化内容形式放大IP影响力,才能做好大众化。
看看身边,是不是在玩精灵宝可梦go的同志,从来没玩过正传游戏,但绝对看过动画?
回答者:古叔
因为当年这些游戏IP起步的时候没有要求玩家去做每日任务,连续7天登陆送XX,充值送小师妹,一刀9999级,争排行榜,好友送体力。
这些游戏IP是依靠一点一滴,从世界观,剧情,外形人设,性格,游戏玩法,创意创新,差异化,版面系统数值设计,节奏把控等等各个细节开始一点点打磨出来的。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PM就是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群有血有肉的可爱精灵。玩家在玩了一作作品后,就开始伸长脖子等待和YY下一作作品的问世,这就是精品IP,来不得急躁,是真正站在一个高处去创造一个作品给玩家。
而不是那些靠抛一些小利小惠糖果逼迫玩家留存逼迫玩家去PK,玩家回过头来发现只是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在上面的所谓IP。为啥某些领域里大热的游戏出续作就是没法火?因为玩家被你骗过一次了怎么会傻到再被你骗第二次?
回答者:anne
IP也不是生来就有的。
任何IP的第一代游戏都是从没有IP做起来的。
但是一代代做过来,积累了口碑,就像去你常去某一家商店买东西一样,一是习惯,而是信任,三是情感,有点前人栽树的感觉。
IP也一样会被消耗,如果后续的作品仅靠IP支撑,得不到玩家好评,无法继续积累IP口碑,那这个IP对玩家的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少。
就像某国内仙侠IP,我曾是死忠粉,现在已是路人黑。
回答者:leon
关于三国IP,日本那个爱做历史题材游戏的光荣.脱裤魔还真把《真三国无双》做火了,顺便把“无双”也给IP化了,也算是本事。 这是题外话。
经典IP游戏是个好资源,然而创造这个IP的代价和风险是很可怕的。PM是gamefreak在掌机时代帮GB打出天下的巨作。不过任天堂在创造这个IP上其实花的心思远远不是我们能想到的,比如皮卡丘的几次形象变化基本都是为了商业和市场需求做的多次修正。再如每一部新作配合动画、电影、周边的展开,庞大的资源投入十分可怕。
但是虽然PM已经如此牛逼,老任每一部新作依然要精心雕琢新玩法、设计新的对战格局,当前最新的《口袋妖怪XY》相较与前作依然有着十足的进步,这才是老任对这个PM的认识——即每一部PM都要创新、在游戏性上必须有进步。
任天堂不是一个喜欢吃老本的公司(至少岩田聪在的时候不是),马里奥、塞尔达、星际火狐、星之卡比这类游戏每一作都不是重复的放几个人物再跑一边差不多的舞台。这次的口袋妖怪GO也是一样,如果单纯把掌机的玩法搬到手机上,那么很容易看到一波高潮后的极速衰退,因为玩法的脱节和PM系列独有的“多世代PM的认识度问题”。而开发商讨巧的用了AR和LBS,将PM结合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我们可能看到了那些挠人的小妖精在地图上蹦达,就觉得老任厉害。其实在这个决策背后,为了保证本作不辱《PM》之名,老任恐怕否掉了数以百计的案子。
回答者:float
首先,有IP肯定比没有好!
好处1:有市场宣传点
可以更容易地拉到第一批高质量用户和慕名而来的目标用户。
好处2:更低的新手成本
玩家进来之后,熟悉的人物,熟悉的剧情,满满的代入感。
好处3:天然的用户目标
基本不用引导,玩家就知道该去追求哪些装备,哪些人物之类的。
当然,坏处也有!!
有些IP已经被用烂了,比如四大名著,这些IP带来的优势几乎可以忽略掉了!
如果剧情与原著差别太大,会被原著党喷!
如果是没有诚意的套用IP的换皮游戏,更会被原著党口诛笔伐,造成严重的负面口碑!如果到了这一步,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
IP就跟大学4级英语一样,说没用的都是没有/没过的!
用IP就得认真做游戏,最大程度的还原IP的设定,指望有IP随便做做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回答者:处处留禽先生
起源:田尻智于1989至1990年间,Game Boy刚刚流行时首次构思了精灵宝可梦系列的创作。精灵宝可梦世界的整体理念来自于田尻智儿时钟爱的昆虫收集。
没其他意思,我只是想说,这个抄不得,或者说,从现在开始抄,要26年后才能有这货,老板们,愿意等不?
回答者:byron
积累20年的情怀:价值405亿美元的巨无霸IP
自1995年推出之后,《Pokemon》系列推出过数十款游戏,累计收入超过405亿美元(数据截至2015年9月),实体卡牌销量突破210亿张,对于80后的相当一部分国内外玩家来说,《口袋妖怪》代表了童年/青春,很多人在社交网络中表示该游戏‘圆了多年的儿时梦’。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清晰的看到,经典IP最直观的受益其实是新进用户门槛非常低,能短期吸引大量IP用户的关注和进入。这是游戏火爆的第一步。
回答者:eranzhang
经典IP的之所以经典是因为这些IP已经在前期通过其他方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成本,在人群中扩大了影响力,并且有一些IP甚至是深入人心。这其中不乏创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数的汗水,而这些卓越的努力才造就了成功的IP,手游之所以想要借助IP,无非就是想获得“创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数的汗水”,把前面大家的努力作为自己的基石,结合丰富的剧情,降低策划风险,用来吸引死忠玩家。
其实说到底也是更多求快的原因造成的,因为新开辟一个IP,得把“创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数的汗水”再轮一遍。
近期热文:
腾讯游戏开发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