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同行者不一样的共鸣音
“人并非居住在国邦中,人居住在语言里。
不要忘记,我们的母语才是真正的祖国。”
这句诞生于游戏预告片中的台词,一直很喜欢。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为一款游戏发起中文化请愿的活动是小题大做,但是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永不沉睡的梦想。2月26日的精灵宝可梦20周年纪念日,任天堂宣布正统新作《精灵宝可梦:太阳/月亮》将在以往语种的基础上增加简体和繁体中文系统,这一消息也让无数的中国玩家激动到泪奔,而我也有幸采访了请愿活动的发起人“口天一小土”以及他的伙伴们...
人物档案
昵称:口天一小土
星座:狮子座
职业:美国执业律师
一句话介绍: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Kiru
每一个玩家和精灵宝可梦之间的故事都不尽相同,先和我们聊聊你是如何喜欢上精灵宝可梦的吧!
口天一小土
我想自己大概算是国内当年最早的那批精灵宝可梦爱好者,一开始用 Gameboy玩的初代青版是父亲去香港出差带回来的英文版,当时我小学还没毕业,面对英文的精灵和招式名称,着实费劲,虽然磕磕绊绊最终通关,却对人物对话和剧情细节懵懵懂懂,缺少了独立探索游戏、寻找机关线索的乐趣。之后第二世代玩的水晶版是日文,虽然更是完全看不懂,但那时精灵宝可梦在国内已经非常风靡了,周围有很多一起玩的小伙伴,大家依靠着攻略书和相互切磋总算顺利通关。刚上高中的时候我又玩了复刻版的火红,这个时候终于可以基本看懂英文版的各种精妙细节了,我不禁为游戏制作组的良苦用心而赞叹,同时也为幼时的自己没能完全享受到游戏的乐趣而遗憾。当时我就在想,如果精灵宝可梦有朝一日可以实现中文化,肯定会给华语玩家带来更多的乐趣,也会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吧!
当时的Gameboy游戏成为了不少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子言姐姐
我是一名研修动画专业的大学生,喜欢上精灵宝可梦可能要追溯到小学二年级的暑假,觉得真的很有意思,也不好形容那种感觉,就是觉得能抓住遇到的精灵归自己使用,还能通过训练让它们变强,这个设定一下子变得很吸引当年的我。可能我被游戏带来的独特自由感打动了,于是就买了游戏机,正式入坑!
兜帽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到精灵宝可梦是TV动画,从邻居家的GBA开始去了解游戏,当时买掌机也是费了不少劲儿呢(笑)。
浪海之皇者
小时候被电视上播放的动画所吸引,不过仅仅是停留在喜欢。要说真正的与精灵宝可梦结缘,应该是我高一的时候,当时新作XY发售,自己存钱买了一台3ds,至于为什么喜欢,说实话那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收集,特别是宠物,那种宠物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感觉我很喜欢。
芒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在去同学家往回走的路上看到一个老爷爷家电视里正在演动画片,我就站在门口看,这个动画片就是《精灵宝可梦》(当时叫宠物小精灵或者神奇宝贝),感觉真的是一瞬间就被吸引了,后来天天都来老爷爷家蹭动画片看(笑),之后是六年级的时候第一次接触了精灵宝可梦的游戏,那时候正在学素描,同学的GameBoy到了我手上,从此每次画画课,我都装肚子疼去厕所玩游戏。总之,我和精灵宝可梦好像是很普通的邂逅,但是那种一见钟情,执迷不悟,从始至终,我到现在都记得,好像就是命中注定啊~哈哈哈哈~
在正式译名之前,TV动画名称为《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
追想画廊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从小学开始接触精灵宝可梦的,那时候一些比较土豪的小伙伴入了GameBoy,玩的第一款游戏就是精灵宝可梦。一下课就是一群人围观,他们不论走到哪都是一群人跟着。当时和土豪们关系比较好,也时常借他们的GameBoy玩,有时候周末借,一玩就是一整天,乐此不疲。
墨雁
最早接触精灵宝可梦是在很小的时候,我妈妈送给我一只角金鱼的手办,于是那时的我走上了收集手办模型的不归路...正式开始玩游戏是在初中的时候,被一个朋友安利入坑,直到现在。
心如北极
小时候在表哥家玩GBA,从而认识当时译作“口袋妖怪”的精灵宝可梦,趣味的剧情和令人难忘的音乐是我喜欢精灵宝可梦的主要原因,并开始追漫画和剧场版。
Kiru
是如何会想到发起精灵宝可梦的中文化请愿活动的呢?
口天一小土
高中之后,由于学业繁忙、诸事缠身,我有将近十年再也没有玩过精灵宝可梦的游戏。直到2013年初,我在美国即将博士毕业、开始工作时,就好像突然回忆起自己的初恋情人般,鬼使神差地登陆了贴吧,想了解一下这款游戏的近况。我惊喜地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仍有很多华语玩家深爱着精灵宝可梦,其中不乏我的同龄人。我当时就被贴吧的口号“我们的梦想,永远不会沉睡”深深感动了,总觉得十年“空窗期”辜负了自己当年对精灵宝可梦的那份热爱。揭开了“教练我想打篮球”的封条,趁着当时那段难得的空闲,我终于重新投入了精灵宝可梦的世界。
新作《精灵宝可梦:太阳/月亮》中文Logo
游戏首次增加中文简体/中文繁体两种语言系统
由于我身在美国,所以重新入坑后对这款游戏在当地的发展推广有所了解,颇有感触。在美国,精灵宝可梦的线上和线下玩家团体都十分兴旺,从幼儿园到中年人都有很多粉丝,官方活动繁多,配信福利丰厚。与此同时,我也不免在心中将这些景象与精灵宝可梦在国内的发展情形作对比:不可否认,在华语地区,十几年来精灵宝可梦的核心玩家群体是在逐渐萎缩的,新鲜血液输入较少。我害怕再过五年十年,等当前这批玩家彻底老去逐渐退坑,精灵宝可梦在华语地区将面临消亡。作为一款主推联动机能的游戏,即便再厉害的玩家,知音难觅将是何等悲哀!我怀念小时候和周围亲友一起玩精灵宝可梦时的乐趣,希望这款游戏在华语地区保留生机、蓬勃发展。为了弥补十年“空窗期”带来的愧疚感与亏欠感,我也一直在思索自己能做些什么,由此便想发起这一中文化请愿活动。
Kiru
那么各位又是如何加入到精灵宝可梦的中文化请愿活动之中的?
子言姐姐
最开始只是听别人说在贴吧举办了一个什么请愿活动,说实话当时真的没当回事儿,以为只不过是一个不太正经的小规模粉丝活动,后来没过几天,请愿活动的发起人“口天一小土”主动联系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参与请愿活动宣传视频的制作,因为我之前在BiliBili上发布过一些我平时爱好剪辑的一些MAD和AMV形式的小作品,其中以精灵宝可梦为题材的《口袋妖怪:效果拔群》这个作品比较受到大家的关注认可,算是有了一个小范围内的传播,加之在发起人“口天一小土”的阐述中,我逐渐了解到这次的请愿活动不是“闹着玩的”而是想要真正地要让官方了解到在汉语地区的精灵宝可梦玩家们的真切心声,既然来真的,我也是一个狂热的宝可梦粉丝,那岂有不参加的道理。所以由此,我参与了请愿视频的制作并作为主力最终与大家一起顺利完成了请愿视频的制作。
子言姐姐制作的视频《口袋妖怪:效果拔群》
冬圆二小姐
我主要就是为请愿视频录制游戏画面,很惭愧,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RP君
就是自然而然就加入了,我想每一位会中文的玩家看到当初有人发起这个请愿,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做点什么吧。我的工作是微博的发布,其实自己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工作,每天醒来能看见越来越多的玩家参与进来,是种享受。
兜帽
我在贴吧看到了“口天一小土”的企划,顿时就热血沸腾了,然后就加入工作组,很荣幸为请愿书设计了内页和一些请愿书封皮的排版工作,后来画了几张简单的插画,顺便邀请了些大触帮忙。
芒
在14年时,“口天一小土”第一次发动员贴的时候(那时候我大三)我就关注了活动,觉得很不错!心里想着十几年的死忠粉,为喜欢的游戏做点什么是必须的啊,请愿中国语这种事情,我知道不会立竿见影,但至少能让官方看到,在中国地区,有这么一大大大大批人,真心的喜欢精灵宝可梦,真心希望以后能玩到正版的中文版游戏。于是在此动力之下,就这样加入到团队中来,我觉得吧,除了买买买,我能做的就只有画点什么了,于是我根据请愿的需求,画了两个图,这两张图最后都被请愿团队放在了递交给官方的纸质请愿书的封面上,为此我感到超级荣幸!!!
芒绘制的请愿书封面图
TJZ_Link
一开始看见“口天一小土”的帖子我是抱着看客态度的,然后随着“口天一小土”热情的答复,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跟着这个人,感觉这事能行!之后就加入了,算是趁这个机会给小时候的自己一个交代吧!请愿活动视频出炉前我整理了下精灵宝可梦系列里能在请愿视频里用到的BGM,后期一起和大家给成品提提意见,还有尝试联络了外国一些任天堂媒体希望能帮忙宣传一下。第一次看请愿视频的时候看哭了,“催泪弹”效果太厉害啊。
秒速
很遗憾我没能在发起请愿时加入,当时应该是8月左右我在网上看到了关于请愿的文章,我承认当时我激动到不能自已,然后得知大家当时以作画来表达对宝可梦的爱,而我觉得如果能做出一个视频来传达会更加震撼人心,更能表达“大家”的心。所以尽管何无特长的我也以这为契机加入了中文化请愿组的行列。我是微博主页君之一,工作内容为国外资讯内容的采集以及发布。
暮梓
看到中文化请愿的帖子就一直关注,直到“口天一小土”召集有意愿的人我就加入了请愿队伍。我当时也觉得难度很大,希望渺茫,但是我想做这件事。
墨雁
因为个人认为,再怎么绝妙的语句,都不如一句简单的母语打动人心。请愿活动进行的时候我正好在准备艺术高考,就没能帮上什么忙。但是能在最近的地方看到大家的努力,和大家同甘共苦,我真的非常高兴。
Kiru
和各位分享一下有趣的细节和特别的感受吧!
子言姐姐
制作细节里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家寄送过来的7+1照片的数量了,真的比想象中多太多了,我不止一次地感叹“居然还有?!”实话,真的很打动我,看着来自不同地区的请愿信息,也让我感受到我们的“战友”遍布五湖四海,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来自网友的请愿图片
RP君
对我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能把一件本来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这已经可以作为我们活过或者年轻过的最好证据。
追想画廊
我负责的是请愿视频的制作。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候正好是国庆,当时“口天一小土”直接发了一套完整的视频脚本给我,我当时就想,真是简单粗暴,我连怎么做都不用想了。然后就去做了,国庆七天,我改了三次吧。最有意思的是最后时“口天一小土”把成稿发给我之后,我一看,和我之前做的面目全非了,我愣是没找到我的部分,后来时“口天一小土”跟我说之后子言一个人全包了。大大果然是大大,最后我找了半天,才发现我的部分,大概十多秒吧,有个地方还做错了...简直人生黑点啊!
兜帽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关于请愿书封皮的设计吧,当时大家每个人都有好几种方案,讨论了好久,但上交时间非常紧迫而且需要时间印刷,所以也是一切从简,挑选了简单并且相对正规的设计。面呈请愿书后,其实也有其他大胆的企划的,但是某种原因并没有展开,其实也蛮可惜的...不过现在的结果更让人兴奋不是吗?
注:精灵宝可梦,香港地区原译为“宠物小精灵”,台湾地区原译为“神奇宝贝”,大陆地区民间通称“口袋妖怪”,随着2月26日官方中文化的推出,两岸三地的译名统一为“精灵宝可梦”,为回应官方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本访谈中使用统一新译名“精灵宝可梦”。
Kiru有话要说
作为一名精灵宝可梦死忠的我,在当天的游戏直面会之后,便有了想做一次这样的采访的设想,于是联系到了发起人“口天一小土”先生,在他的建议下,原本的单独采访变成了群访,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中文化请愿成功的背后,因为一个共同的梦想,一群可爱的人聚到了一起。那么在成功的道路上,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攻克?又有哪些记忆犹新的经历呢...
未完待续
To be continued
不是灵魂的洗礼师,确是心灵的倾听者
华诗先生Kiru